根据来自权威防务消息源的最新消息,乌兹别克斯坦即将做出一个决定,采购由中国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与巴基斯坦航空综合体联合研发的JF-17“枭龙”战斗机。这一举动凸显了乌兹别克斯坦正在调整其防务技术结构,目标是实现“更高性价比与更强战斗力”的全面转型。
这篇文章源自新加坡《亚洲防务安全》2025年7月15日发布的分析报告,经过本人翻译和编辑整理后呈现给大家。
尽管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尚未正式确认此项采购,但从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相关视频来看,一名乌兹别克斯坦空军飞行员正在驾驶一架中国制造的战斗机进行训练,显示出这项采购进程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据一位与乌兹别克斯坦国防工业局(隶属于国防部)有密切关系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方面已经批准了JF-17战斗机的出口申请,进一步证明两国在战略互信方面正不断加深。
展开剩余80%若这笔交易最终达成,乌兹别克斯坦将成为继缅甸、尼日利亚和阿塞拜疆之后,第四个采购JF-17“枭龙”战斗机的国家。目前,巴基斯坦空军是“枭龙”战斗机的最大运营商,拥有超过140架“枭龙”,涵盖了Block 1、2以及经过深度升级的Block 3型号。
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替代方案,JF-17“枭龙”不仅是巴基斯坦空防体系的关键装备,还体现了中国在全球轻型战斗机市场上的日益影响力。这款战斗机为那些寻求在有限预算下提高空中作战能力的国家提供了理想的选择。
JF-17战斗机搭载了一台克里莫夫RD-93涡扇发动机,源自俄罗斯米格-29战斗机的RD-33型号。该发动机在开启加力燃烧室后可以提供8.6吨的推力,使得“枭龙”具备超音速巡航和卓越的高机动空战能力。它的最大飞行速度可达到1.6马赫,作战半径约为900公里,特别适合执行防空拦截以及区域制空任务。
JF-17的空重为8吨,最大起飞重量可达13.5吨,展现出它在区域冲突中的战术灵活性与战略载荷的完美平衡。其机身共有8个挂点,有效载荷可达到3.4吨,能够搭载各种类型的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反舰导弹、巡航导弹、制导炸弹、吊舱和副油箱,具备执行全方位打击、空对空及地面支援任务的能力。
在最新的Block 3型号中,JF-17通过引入来自中国歼-20的第五代战斗机技术,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最为关键的改进之一是配备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研发的KLJ-7A有源电子扫描阵列(AESA)雷达。该雷达大幅提升了战机的目标跟踪能力、抗干扰能力,并增强了多任务作战能力。据中国军事分析人士指出,KLJ-7A雷达的性能已接近美国F-35战斗机的AN/APG-81雷达,以及俄罗斯苏-57战斗机所搭载的N036雷达。
在空对空武器方面,JF-17 Block 3配备了霹雳-10E近距离格斗导弹,具备高离轴攻击能力,性能相当于美国AIM-9X“响尾蛇”导弹。此外,这款战斗机还搭载了霹雳-15E超视距空空导弹,标称最大射程可达145公里,提供了超越中亚地区俄罗斯导弹的远程打击能力。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5.7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与霹雳-15E的组合成功击落多架印度“阵风”战斗机,因此被誉为“阵风杀手”。
乌兹别克斯坦的采购意图也反映出其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转向。随着乌克兰冲突持续对俄罗斯军工产能产生影响,中亚地区的国家们开始重新审视其防务合作伙伴和策略。在此背景下,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战略合作关系已远超单纯的军售,逐步向包括联合研发、技术培训和后勤保障等多个领域延伸。这种深度合作表明,中国正逐渐取代俄罗斯,成为中亚地区防务合作的主导力量。
2025年2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在视察国防工业局创新技术中心时,现场展示了包括中国防空系统在内的多款国产装备原型,发出了加强双边防务采购合作的明确信号。展出系统包括FM-90近程防空系统和KS-1C中程防空系统,这两款产品代表着中国导弹防御体系在欧亚市场的逐步渗透。
通过这一系列采购举措,乌兹别克斯坦有意效仿土库曼斯坦的做法,后者已构建起由FD-2000、FM-90和KS-1C组成的多层次中国防空体系,大幅增强了空中拒止能力。这不仅提升了乌兹别克斯坦的防空能力,也进一步加深了中乌两国在防务领域的合作。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公司查询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